2012年1月12日

【畫中有話】進入細節看懂更多




每一幅名畫的背後,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
千百萬幅亙古流傳的名畫,就有著千萬個故事在藝術界流傳
跟著我們,用眼睛看「畫」,用耳朵聽「話」



畫中有話”是由Waldemar Januszczak,知名的英國藝術評論家所編輯主持的節目,但可別想的太嚴肅,這可不是教學影片或是莒光園地(OS:聽說現在的莒光園地也越來越活潑了)。如果你喜歡聽蔣勳老師暢談中西藝術,就可別錯過這英國版的蔣勳老師。



身為一個說畫者,Waldemar Januzcazk當然也善於穿梭時空,將畫作的背景年代清晰可見的展開在聽畫者眼前;他更善於洞悉人性,將作畫者的起心動念淋漓透析,讓聽聞者莫不感到快意極了拍案叫絕。相對於蔣勳老師的四平八穩、溫文儒爾,Waldemar Januzcazk則以幽默、諷刺、直截了當著稱。他看似一派輕鬆的端詳這些巨作,並引領聽畫者進入毫不起眼的細節之處,仿如福爾摩斯辦案般的循線查訪,最終發掘其背後有口難言的、不可告人的秘密之處。


Disc 1:
暴風雨
吉奧喬尼, 1477-1510
威尼斯學院畫廊
約1506年
影片在威尼斯學院拍攝,為威尼斯重要史蹟之一。跟著主持人,我們走訪這幅作品最初懸掛之處,而今是間油漆行;我們也踏上吉奧喬尼在法蘭西堡的家鄉,欣賞蒼翠繁茂的威納托風光,參觀維也納及倫敦的藝廊。影片獨家呈現吉奧喬尼從未面世的壁畫作品,展露他短暫藝術生涯的燦爛瑰寶。《暴風雨》是史上最神秘的畫家所留下的詭祕之作,也是英國詩人拜倫偏愛的作品。幾世紀來,諸多理論試圖破解如謎般的構圖,但詹姆茨薩克有其最令人信服的見解。想釐清這幅畫的主題與寓意?讓我們踏上旅程,與野生鳥類以及古代女神交會,進入古希臘的神話世界。


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
林布蘭, 1606-1669
海牙莫瑞修斯藝廊
1632年
影片帶領我們走訪海牙的莫瑞修斯藝廊、林布蘭位於萊登的家鄉、阿姆斯特丹故居及其間的珍奇異物陳列室、倫敦傳統解剖講堂等地。也進入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、國家博物館以及人體奧秘展,並專訪倍受爭議的人體展創建者—根特‧馮‧哈根斯博士。主持人帶我們重訪荷蘭「鬱金香狂熱」年代,描述這幅畫在當時是多麼違反倫常,擾亂人心,更呈現古怪的杜爾普醫生解剖死刑犯的方式。影片介紹十七世紀的解剖器具,重現這幅畫創作時的情境,亦比較這幅林布蘭黃金時期作品與後期畫家的解剖主題,在藝術表現上大相逕庭。


Disc 2:
安德魯夫婦
根茲波洛, 1727-1788
倫敦國家美術館
1750年
我們將拜訪根茲波洛的家鄉,薩福克郡的薩德伯里市,並取得獨家授權進入私人莊園,一窺創作此畫的真正地點。這對年輕夫婦當時就坐在這兒入畫,成了英國史上最受歡迎的作品。此畫雖然優美實際卻暗潮洶湧,十足具批判性。它揭露時代的紛亂性,以及今日英國鄉野風貌在當時是以何激烈手段而產生。畫中亦呈現科技新發明的痕跡,帶我們回溯十八世紀的農業革命氛圍,看看當時艱困的農民生活,對映著溫泉城市巴斯的豪奢與時尚;根茲波洛成名於此,儘管他個人是多麼不樂意。有趣的是,這幅畫好像少了那麼一筆?畫的正中央有個神秘的留白。讓我們為你揭曉這幅畫為何在完成前嘎然而止的難堪秘密。


維納斯的誕生
波提且利, 1445-1510
佛羅倫斯烏婓茲美術館
約1485年

我們將走入佛羅倫斯烏婓茲美術館,在眾多璀璨的收藏品間,這幅最令人耽溺也最具傳奇性的維納斯,正對世人施展魅力。亦走訪多座佛羅倫斯的華美建築,包括畫作最初懸掛處僻靜的卡特洛別墅。藉由探訪收藏於羅浮宮《米洛的維納斯》雕像,及波提且利筆下其他知名的維納斯形象,主持人帶我們從更多面向認識這位愛神。維納斯的誕生,真是如畫中一般絕美地站立於貝殼上,自海中緩緩昇起嗎?文藝復興時期流傳的文字記錄,將為我們帶來另一版本的血腥敘述!



Disc 3:
被蜥蜴咬傷的男孩
卡拉瓦喬, 1571-1610
倫敦國家美術館
約莫1595-1600年
卡拉瓦喬是史上最重要畫家之一,但私生活卻籠罩於醜聞與爭議下,精采程度可與其作品分庭抗禮。其臉孔常隱身於極具戲劇效果的陰影下,自畫裡的黑暗角落顯現而出。《被蜥蜴咬傷的男孩》是卡拉瓦喬最神秘的作品之一。這幅畫到底在表現什麼?從畫中主角身份、靜物所代表的符號,到蜥蜴的象徵性,華德瑪從各角度切入為你解析。羅馬酒神化身畫中男孩,當他的中指遭襲感到痛楚時,猛然彈起的姿勢與他受驚嚇的臉孔,似乎傳達某種隱晦卻一針見血的訊息:沉迷於聲色與過度享樂的生活是易碎而短暫。


蒙娜麗莎

達文西, 1452-1519
巴黎羅浮宮
約1503-1506年

畫作完成的五百年後,全世界藝術史家及畫迷仍在爭論這幅偉大作品的意義。誰是蒙娜麗莎?達文西為何畫她?這幅畫為何最後留在羅浮宮?又或者,她那抹微笑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?為何這畫會成為全世界最神秘的作品?為何一位沒沒無聞女人的小肖像畫,能成為全球知名的圖像?華德瑪將為我們一一解答。蒙娜麗莎在視覺文化中,無疑具最高辨識度。從T恤到海報,從馬克杯到椅墊,無所不在。華德瑪將她迅速走紅的原因,推溯至一九一一年八月的某日;一個名叫佩魯吉亞的義大利人,神情鬼祟地從羅浮宮走出,夾克裡藏著《蒙娜麗莎》…



Disc 4:
草地上的午餐
馬奈, 1832–1883
巴黎奧塞美術館
約1863年
一八六三年,馬奈在「落選者沙龍」展覽《草地上的午餐》,引起藝術圈前所未見的爭議。然而鮮少有人能理解馬奈的畫中到底發生什麼事?馬奈意在完成何種使命?而又為何這幅作品在當時帶來如此衝擊?當華德瑪對這幅畫展開探究時,也承諾「揭開一切畫作背後的真實,即使是那些你不想知道的」。他探索畫中女模特兒的故事,其美麗身影是馬奈諸多畫中的繆思;在《草地上的午餐》中激怒世人,引發議論不休的形象也是她。影片更揭開一樁家族秘密,或許就是解開畫謎的關鍵。


阿爾諾菲尼夫婦的婚禮
凡‧艾克, 1395-1441
倫敦國家美術館
1434年
畫作標題是第一個線索。在林林總總的詮釋中,華德瑪觀察到當今最流行的理論,是全然否認畫的任何隱含意義;然而這麼樣的ㄧ幅畫,怎能沒有故事?這幅倫敦國家美術館的珍貴館藏,是凡‧艾克的重要油畫作品。神情嚴肅的夫婦站在房間內,四周滿是暗喻,譬如詭異的凸透鏡、吊燭、一明一滅的蠟燭、床、窗台的水果。這幅歐洲北方畫派作品充滿了視覺意象,密碼透露在畫的擺設物件中。華德瑪的探究,帶我們進入更幽暗但更審慎的現實中;以宗教的眼光解讀,華德瑪發現到這幅畫原來是對一名早夭女子的悲傷紀念。


畫中有話影片簡介

或許您有興趣閱讀 : 畢卡索的工人朋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LinkShare_468x60v2